|
——第六次续谱、第三次建祠风采纪实 慷慨解囊,甘当领头雁。我们六安鲍氏亲宗尊祖、敬祖,关爱后辈,其人多多,鲍传忠即是典范。六安鲍氏第六次续谱、第三次建祠,他就是发起人,日夜操劳,卧寝不眠,率先垂范,首次捐款五十万元,作为续谱建祠铺垫经费。不仅他本人精神值得大家钦佩,更重要的是他一家人都能积极参与,极力支持。鲍传忠的贤淑内助,是我们鲍氏家族中一位好媳妇。 鲍传忠近几年来,长年累月忙于续谱建祠之事,一切家务农事全由她一人承担,整日忙碌不歇,累得苦不堪言。尽管这样,每年还要接待六、七次鲍家宾客。有时一桌人,有时三、四桌人,烧锅、做饭、买菜等,都是她一人操办。不嫌麻烦,不怨劳累,不吝开销。同时还经常安慰鲍传忠说:“续谱建祠是家族中的大事,也是难事,不能操之过急,要循序渐进,有条不紊,办实事,办好事。遇事多和大家商量,不能一人说了算”。他的子女们也非常听话孝顺,都捐款万元以上给予支持,给父亲争面子,几次大型会议儿、媳都参与接待帮忙。他的家庭是一个团结温馨和谐的家庭,展现了我们六安鲍氏慈孝文化的光辉亮点。
凝心聚力,共圆家族梦。这次续谱建祠,在鲍传忠的带领下,一班人都能心往一处想,劲往一处使,共圆家族梦。鲍家仓是续谱的主事,年近七旬,几年来,一身扑在续谱建祠上,多年如一日,从南到北,从东到西,寻宗亲,查系络,登名册。无论是盛夏酷暑,还是数九寒天,始终没有间断过,经常穿行在农村羊肠小道上。爬坡涉涧,一行都是几十里,磨穿了鞋底, 瘦了身子。特别是今年夏天,在多年罕遇的四十二、三度的高温下,带着六、七位宗亲整理谱牒,汗流浃背,热的累的,苦不堪言。很多人都劝他停下来歇歇,等天气凉快些再干,他委婉地回答说:“我们的谱已经搞了几年了,明年再不出谱,就不好向宗亲们交待了。我们现在就是要抢时间,争速度,时不我待啊”!几年来,未报销过差旅费,也未拿取分文,全是无偿劳动。这种认真负责、不畏劳苦的精神值得众人崇尚和尊敬。还有鲍远乐,是理事会中最年轻的一位。原先在外打工,不是干苦力活,而是搞文字方面的事,非常轻松,月工资三、四千元。因为他能干,肯干,又有一定的识谱知识,谱堂将他吸收进来作为续谱指导,是理事会续谱主干将,每天只给三、四十元的生活补贴,至今还未拿到分文。已经一年多了,一切开支费用全是自己解决的。他无怨无悔,还忙的不亦乐乎。常说:“家族需要我帮帮忙,是你们看得上我,我也能为祖上、儿孙后辈做点事,是应该的,即使我个人牺牲一点利益又算什么呢”?这种忘我的精神,高尚的风格,不可多得,甚是可贵。伟大的鲁迅先生特别崇尚、赞赏“老黄牛”精神。而我们这次在续谱建祠中就涌现出一位鲍氏“老黄牛”,他是这次理事会成员之一鲍传军,也年已六旬,放弃了出外打工月收入几千元工资的机会,投入到续谱建祠中来。几年来,始终如一,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。特别是建祠,他被分配在工地上任监管工作。这项工作可折腾人,每天除了回家吃三顿饭外,其余时间都要坚守在工地上。验收材料、工程质量监管、签名验证开支条据,管理环境,防火防盗,事无巨细,成天忙碌
二十世裔孙鲍哲夫撰搞 |